前海头条
您所在的位置: 前海新闻网>新闻眼>前海头条>

前海探索创新人民币跨境贷业务 首开利率市场化先河

发布时间:2014-05-01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范京蓉

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建设,去年香港人民币存款飙升至8000亿,而跨境贷有力地促进了前海产业企业的聚集发展。

试点不足

实际用款仍然偏低

跨境贷改革探索无疑是成功的,但是调查发现,这项改革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前海跨境贷共备案73笔,备款金额128.99亿元,备案企业40家,境内结算银行21家。实际用款34.24亿元,占备案金额的26.54%。

调查显示,前海跨境贷的借款主体主要有四类,分别为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类企业。

境内放款主体则主要集中在中资银行。21家境内结算银行中,14家中资银行共办理备案60笔,金额110.19亿元,占总备案金额的85.42%。

其中29笔明确了实际贷款利率,据统计,短期贷款利率最低为3.15%,最高为5.00%;中长期贷款利率最低为4.00%,最高达6.00%。以按备案时间顺序排列的贷款利率来分析,可以发现上半年的贷款利率普遍在4%以下,下半年的贷款利率普遍在4%以上,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

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原材料采购、设备资产投入以及补充日常运营流动资金方面。

该报告提出,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改,我国面临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入压力。在此情况下,应进一步扩大跨境贷业务规模,充分积累试点经验,加速金融改革进程。

据悉,该报告就如何拓宽放款主体范围,放松贷款用途限制的多项建议,均已列入前海管理局年初提出的46项改革创新工作要点中。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建议,参照广西东兴的做法,允许境外个体商贩和深圳常住居民在前海银行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前海银行为境外个体商贩办理单笔资金收付金额在80万元(含)以下的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为深圳常住居民办理旅游、留学、务工等服务贸易以及其他经常项目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可在综合考量风险控制要求的基础上,适当简化业务办理手续。

报告建议,在前海设立一线监管机构,探索监管架构、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创新,加强跨部门、跨市场监管协作,实现一线监管、靠前监管。目前证券监管部门已明确将在前海设立监管办公室。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在前海设立相应的监管分支机构,并牵头建立前海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以其为载体探索金融混业监管体制改革。

编辑:邓雪婷

保存|打印

上一篇厉以宁谈深圳改革与发展:前海面积太小 应研究扩展可能性下一篇北京德和衡(前海)律师事务所抢滩前海法律服务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