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前海新闻网>首页新闻>

专家眼里自贸区试点在深圳的扩容:为啥多了一个蛇口

发布时间:2015-01-13来源:深圳商报作者:刘双

中国南方改革又来一笔时空之舞。以蛇口的视角看,中国新一轮改革的自贸区试验落点,再度回到了蛇口,意味深长。这点醒了一个主题:从香港,到前海,到蛇口,中国该如何取得更高的效率,更重要的成果,更大的发展?

蛇口:

需解决与前海协同发展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要冲的深圳,再次主动作为。如果说前海获批自贸试验区是在意料之中,那么蛇口这个当年改革开放的试管,在36年之后则以黑马之势,再次承担起经济特区改革创新的重任。

“其实蛇口能够获批加入自贸区试验并不意外!”王国文接受《深圳商报·前沿观察》专访时表示,蛇口的加入不仅是物理空间扩容,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制度。纵观现有大部分的自贸区,几乎都是以政府为主导,而前海管理局和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构成了深圳自贸区的政府与企业推进的双主体。

王国文说,以前我们总在考虑如何借鉴上海经验,但其实上海与深圳不尽相同。上海自贸区自建立之时就是全要素试验,包括航运、贸易、金融、保税区和港口等一系列要素,前海则主要侧重于金融创新,欠缺港口等自贸区要素,蛇口的加入正好弥补了前海在航运、湾区经济、邮轮经济上的先天不足。

“在整个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蛇口是特区的试管,蛇口工业区实际上叫‘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企业创新主要是市场主导,如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已经被提出来,下一轮开放中,能不能更多地让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出来,这是双主体创新的制度基础。”

回到30多年前,为什么在蛇口诞生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深中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企业?这与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机制不无关系。王国文介绍,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当时作为中资、总部在香港的企业,实际上就是以香港的经验为模板,给中国市场经济撕开了一个口子,更因此成为深圳特区建设的“试管”。

大南山往北是前海,往南是蛇口,一山挑两片区,形成深圳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南北互动连片拉通”格局。王国文分析指出,在前海,是以前海管理局这一法定机构为主体,而蛇口工业区仍然是以企业为主体。这种构思下,广东自贸区势必要探索新一轮的制度创新。

在王国文看来,之所以叫做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因为国内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贸区。因此我们可以将眼光放出去,学习一些成功自贸区的经验。以香港为例,香港采用的航运船舶进出港备案机制,船开出去一个月之内,把仓单交给海关就行,而我们采用的仍是预先申报机制,海关不批单子,船就不能起航。这说明我们在自由贸易管理体制上,离真正意义上的自贸区还有距离。

早期1.24平方公里、现在10.85平方公里的蛇口工业区,曾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个工业区,一系列改革试验率先在蛇口推行后,被推广至深圳以及全国。效益观点、竞争意识、等价交换、法制观念等市场机制,就是从兴蛇口创新推出,在全国产生示范效应的。而蛇口在社会组织形式上大胆探索,如干部体制、引进外资、民主选举、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变革,更成为引领改革开放、开全国风气之先的一座丰碑。

编辑:黄淳

保存|打印

上一篇“深港通”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又一重要里程碑下一篇香港青年弃殷实家境前海创业 成立香港梦想班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