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前海新闻网>首页新闻>

五位港籍青年才俊投身前海 怀揣梦想前海显身手

发布时间:2014-08-28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

到前海去寻梦,不仅是深圳年轻人的愿望,也同样吸引着香港年轻人的目光。今年8月,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前海金控”)就迎来了五位香港青年人才。

前海新闻网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文 何龙/图)到前海去寻梦,不仅是深圳年轻人的愿望,也同样吸引着香港年轻人的目光。今年8月,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前海金控”)就迎来了五位香港青年人才。

五位港籍青年在前海找到了圆梦的舞台。

尽管各自成长足迹不一,但这些年轻人都拥有令大多数同龄人艳羡的履历:清一色名牌大学毕业,就读金融会计或工商管理专业,或就职于香港著名的国际公司,或拥有强大的海外实习背景。

这些标签都足以让他们在香港有一个相当不错的起步:金融圈人士,工作体面,业绩优异,收入较为丰厚,有着可以预期的良好职业前景。但他们都选择了放弃这样的工作基础,愿意来到前海这片待开发的土地从头开始。

在香港难有大展身手的机遇

1986年出生的香港男生卢晓旸毕业于中文大学金融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先后在两家非常著名的保险公司从事养老基金管理工作。

卢晓旸工作将近四年,内容基本没有变动过。“也想升迁,或者换个部门,尝试一些新的任务。但几乎都没有可能。”他告诉记者,在香港,大的公司运作已经非常成熟,职位分工相当具体。“尤其岗位做熟了以后,没人愿意再从头培养你去适应新的工作。能看到的路径就是从这个岗位一直做,熬年头,向上流动的空间非常小。”卢晓旸说。

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的梁嘉轩也有同样感觉。他认为,在香港,无论什么领域,几乎找不到一块没有开垦的荒地,基本上所有市场都被开发占领。而年轻人,毕业时基本都在后台工作,很难会有大展身手的机遇。

“在香港,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刻微不足道的螺丝钉,找不到存在感。”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硕士毕业的邢程如此形容自己的感受。他告诉记者,有时站在中环街头,高楼鳞次栉比,人流熙熙攘攘,有种随时会被吞没的感觉。

放弃美国MBA投身前海

巨大的竞争压力,让一小部分香港的年轻人选择去寻找更好的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荒地”又是“沃土”的前海成功吸引了一批香港年轻人的注意。

1992年出生的香港男生王镓湋就读于香港大学风险管理专业,今年毕业的他手上同时拥有大型外企、银行和政府公务员等好几个工作机会。别的同学都羡慕他,他却觉得不够过瘾。

毕业前,一则招聘让王镓湋眼前一亮:深圳前海正面向香港招聘金融方面人才。

“我跑过来看了几次,觉得特别吸引。和香港工作的感觉非常不一样,在这里,工作只设方向,不定岗,只要你做得好,很快会冒出来,得到最好的机会。”用王镓湋自己的话说,他一下找到了一种“打鸡血”的感觉,选择时几乎没有犹豫。

同样面临选择而下决心来到前海的,还有王天骄。这个在江苏出生长大的女孩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香港理工大学,毕业后在香港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了三年,顺利拿到香港身份,又在今年年中获得了美国一所知名大学MBA的录取和丰厚的奖学金回报。

然而最终,她选择了来到前海。

“因为做这个行业,很早我就了解过前海。知道这里一切都刚刚起步,一定会给年轻人快速成长的机会。”王天骄说,前海是个让人觉得非常兴奋的地方。所有东西都可以想象,去争取,去策划,去创造规则,而这在香港是不可能的事情。

“前海让我们体会到价值感”

带着颗寻梦的心,五个香港年轻人共同来到了前海。尽管工作还不到一个月,他们已经能感受到在前海的价值感。

“我觉得自己工作的层次一下子提高了,”邢程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在香港的工作是量化的,非常具体,因为团队共同在做一个项目。而现在几乎每个人手头上都有一个项目,需要自己从头到尾全部统筹负责,非常有成就感。

王天骄之前还有些担心,怕这份工作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所长。“因为一直在香港工作,也习惯了香港人的做事惯例。现在虽然来到前海,没想到还是全都在和香港人打交道,沟通非常顺畅。可能这也是前海希望我们过来的原因,毕竟以后这里要通行港式规则。”

另外,作为深港合作区,前海对于港籍人才的特别优待也是他们看重前海的地方。“在前海,我们可以享受到很多特殊的待遇,各项补助、所得税减免等等优惠,生活上没有太多需要操心的事情,离家也非常近。但在香港,我就只是人群里一名最普通的人。”卢晓旸说。

编辑:邓雪婷

保存|打印

上一篇前海万科企业公馆西区9月30日竣工下一篇深圳在前海大力推进国际仲裁创新 建设国际一流仲裁中心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