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前海新闻网>首页新闻>

香港年轻人来深创业 创意创新在"前海青年梦工场"孵化

发布时间:2015-04-08来源:深圳晚报作者:

 

3月28日,鲁遇在深圳南山区的工作室内画设计图。鲁遇,1977年出生,来自吉林延边。她在上海纺织大学学习服装设计,然后加入国内一家著名时装品牌任设计师,后来到另一家品牌担任管理人员。随着时间流逝,她发现正在做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辞去高薪工作,创立了自己的独立品牌“Mansion鲁遇”。她希望为27到3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设计他们适合的服装。新华社发

 

香港人陈智豪的生活像个钟摆,频繁地来回于香港与深圳之间。4年多的双城生活,让他活出了最初的职业理想:一份工,能力有多高就能做多大。

A

内地创业空间多舞台大

作为理财顾问,陈智豪为内地的个人客户服务。这些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到35岁的内地青年,通过他投资香港的理财产品。

陈智豪生于1985年,2010年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运动科学专业毕业去了一家证券行。受一位前辈影响,在证券行做了9个月IPO业务的陈智豪,决定跳入内地的“巨大市场”。

第二年,他从香港一路来到深圳龙岗,会见第一个客户——一个月入5000元的小学老师。生意没谈成,两人却成了好朋友。一年后,3个月的辛劳换来一张大单,陈智豪收获佣金20多万元。

2014年,陈智豪带着客户资源、技术入股一家金融公司,成为了联席董事。“内地本身创业文化氛围比较浓。而且很多行业还没有形成定式,有很多上升的空间,舞台很大。”

B

在深圳能迅速实现创意创新

和陈智豪一样,35岁的香港人黄文彬也把深圳作为自己创业的舞台。位于广东自贸区的“风口”之上,内地首个深港合作国际化青年创新创业社区——“前海青年梦工场”,其建筑群俯瞰如一个繁体的“梦”字。黄文彬的“宠物健康管理”创业项目就在这个“梦”里孵化。

黄文彬认为,深圳的硬件条件和产业链非常完整,能够迅速地实现创意创新。“香港没有这些资源,如果有,成本也是非常之大。”

前海青年梦工场不仅有黄文彬这样来自香港的青年创业者,还有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港籍工作者。“港人、港味、港服务”是2014年年底开园的青年梦工场的一大特色。

创业的香港青年除了能够享受一年免租外,还能通过内地三大运营商办理“前海卡”,享受和香港间通话的“本地资费”。园区的5000套廉租房也将建成,开放给前海的企业职员申请入住。

C

1/3企业有来自香港的创业者

目前,已有14家做创业服务的机构入驻梦工场,开设创客空间或孵化器,其中一半是香港的创服机构。第一批40家初创企业已经在此“安家”,另有接近50家也将在近期“迁入”,其中三分之一的企业都有来自香港的创业者。

香港理工大学博士毕业生薛雪的创业团队,去年底在香港被前海厚德孵化器挑中之后来到了这里。都还在兼职状态中的4人团队,成立了依依乐科技公司,致力于研发智能插座。

曾在香港科技大学读过硕士的薛雪,将他的师兄——无人机企业大疆创新创始人汪滔视作“创业偶像”。

而曾经孕育出大疆创新的机构——由深圳市政府、香港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携手创建的深港产学研基地,连续4年针对深港两地的青年创业者举办创业大赛,寻找下一个汪滔和大疆。

大赛涌现出的两地青年团队,在深港两地的共同资助之下,在产学研基地完成孵化。

 

编辑:易晓春

保存|打印

上一篇到前海观光想"方便"却不方便:设施建设需改善下一篇自贸区提速备战挂牌时刻 将推出百余改革创新举措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