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前海新闻网>首页新闻>

在前海尝试深港合作“前台后店”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4-10-15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

叶嘉安教授是世界著名的规划专家,曾参与深圳早期的规划,作为前海合作区咨询委员会委员,他十分关心前海的规划建设。

前海与香港是“前台后店”关系

香港服务业发达,占比高达到93%。前海定位为发展包括金融、物流、信息、科技在内的现代服务业。那么,前海在深港融合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叶嘉安表示,过去30年,深港合作基本上是“前店后厂”的模式,香港依托国际化城市的优势,将包括深圳在内的内地工业产品推广到海外。本世纪初期,海外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欧美的市场逐渐衰退,中国经济则越来越强大,内需持续旺盛。因此,新时期香港与深圳的合作模式,不能再是“前店后厂”,而应是“前台后店”模式。“后店”就是保留香港现代服务业的店,但是接内地生意的服务“前台”则放在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大家要互补,互相发挥自己的优势。深圳的优势是内联,香港的优势是外联,以及专业而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服务。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接近内地日益庞大的内需市场。二是可以发挥香港对海外市场经验及法律、会计等专业和人才的优势,为内地企业尤其是想打进国际市场的企业服务。

叶嘉安解释说,香港的企业多是中小型企业,许多企业在北京、上海开有分店。要想实现和香港的“前台后店”模式,前海当务之急是增强国内企业和总部经济的凝聚力。“前海做好了,发展起来了,成了国内企业总部集聚地和南方的金融中心,香港的企业自然就会过来,不再舍近求远,跑到北京、上海去做生意。”

编辑:邓雪婷

保存|打印

上一篇前海为内地律师打开一扇窗下一篇香港电讯寻求与前海合作 实现区域电信市场共赢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