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头条
您所在的位置: 前海新闻网>新闻眼>前海头条>

当腾讯开办银行:“前海银行”八大猜想?

发布时间:2014-04-23来源:晶报作者:谭笑 赵军 蔡奕臻 杨勇 孙汉秋

目前已拿到银监会关于民营银行批文的腾讯正在聘请高管人员,制定银行的定位战略。由腾讯和深圳百业源公司牵头申报的民营银行初步定名为“前海银行”,规模暂未确定。

从银行的发展历史来看,金融“脱媒”可以说是伴随着货币市场的发展及各种资本市场工具的创新。比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抢的就是银行的饭碗。只是这一次,互联网这种来自民间的力量以倒逼的方式,让金融监管部门放开了民办银行的口子,这才是核心所在。

尽管有些银行家不承认互联网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场革命,声称要借用互联网做银行,我敢肯定地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互联网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包括银行在内的任何一个企业、机构和个人,都不是借用它的问题,而是在它的环境中适应并生长的问题。

对于银行来说,寻找资金供方和需方的成本十分高企。而银行的这一短处,正是互联网之所长。在互联网上,每一个信息的供方和需方都可能同时是银行的客户,在大数据时代,只要经过简单的数据分析就可锁定。

创办民营银行可以说是每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梦想,只是绝大多数中小互联网公司未敢启齿。解决了信息流的互联网公司比如腾讯,图谋解决资金流问题,解决的信息流和物流的公司比如阿里和京东,一样图谋解决资金流的问题,殊途同归,不同的只是先后。

在这个风险无处不在的时代,互联网企业创办的民营银行并不比传统银行的风险大。可以监控的数据除了提供经营的便利,也提供了监管的便利,这或许正是监管部门敢于让互联网企业试点民营银行的原因所在。

编辑:邓雪婷

保存|打印

上一篇前海管理局局长张备:金融创新吸引力不输税收优惠下一篇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