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头条
您所在的位置: 前海新闻网>新闻眼>前海头条>

12位顾问委员献策:将前海打造为标杆式国际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14-04-17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孙 锦 唐珊珊 杨丽萍

4月16日,12位国际化顾问委员再次聚首深圳,就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言献策。

前海新闻网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孙 锦 唐珊珊 杨丽萍)对话国际化顾问委员,寻求全面深化改革的国际化智慧。自去年11月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召开首次会议之后,昨日(16日),12位国际化顾问委员再次聚首深圳,就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言献策。

前海要瞄准国际创新中心

“深圳可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采取相对灵活的法律体系,尤其通过前海的监管和法律架构设计与香港对接,完善其法律体系以适应更加快速与多样化的创新变化,有效配置资源、吸引资本、技术,激发企业家精神,将前海发展成为一个中国标杆式的国际创新中心。”香港工业总会名誉主席孙启烈提出,依托前海金融创新政策,将前海打造成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在区域内加快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并加大跨境金融服务的创新和试点力度,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清算便利化,特别是尽快实现深港两地银行间系统的全面对接,搭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全球清算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冯氏集团主席冯国经谈及前海发展时表示,前海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吸引总部经济,需要深层次制度转型,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支持港深和粤港澳自贸区建设,包括在行业准入方面实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简化粤港企业在自贸区中投资的手续,实行备案制,全面简化通关手续等。


简政放权让市场配置资源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不是物质和人力,而是知识和制度,而除了发展教育提升知识增量之外,深圳能做的是深化改革开放,接受别人的知识存量外溢,创造一个载体,吸引各种知识和文化在此交流创新。

“至于深化改革,深圳不妨回到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比如加强法治建设,因为法治是未来社会发展、政治制度改革的基础。同时,作为一个地方经济体,深圳面对的主要是市场,要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股权投资基金机制等全面发展提升产业,营造一个好的市场环境,让人们去尝试各种新兴产业,走市场化道路。”樊纲说。

对于加快市场化步伐,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马敬仁则建议深圳政府转变职能,通过公共事务分析、分解,厘清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通过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途径,培育公共管理新主体,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下放事权,梳理再造公共部门管理、审批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机制创新。


以仲裁制度改革推动法治化

深圳市政协常委、香港震雄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蒋丽婉认为,市场化是国际化城市最基本的要求,成功的市场化离不开一套公平的法治制度和法治环境。深圳要成为国际化城市,必须健全法治体制。除了司法机构持续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外,一套公平、公开、完善的仲裁制度必不可少,因为仲裁制度是国际城市处理纠纷的快捷渠道。

“香港具有完备的法治体系,法治精神和传统十分突出,值得深圳学习。”孙启烈认为,深圳要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这一重要优势,进一步提升法治环境以适应快速与多样化的创新变化。同时,学习借鉴香港法治经验,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特区法规体系,构建公平正义、诚实信用、清正廉洁的法治环境。


营造知识工作者友好型环境

“深圳目前只有一所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和一所科技类大学,按深圳人口比例,大学生人数仍然偏低,规模与质素相对香港仍存在一定差距。香港拥有8所大学,具有国际水平的师资及课程。”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智经研究中心主席胡定旭提出,港深教育合作可以高等教育合作为切入点,建立一所深港科技大学,同时兴办以信息、电子科技为方向的商学院,吸引最好的学生来学习并留下,这对实现人口素质的持续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纵观全球国际化城市,必然大学林立,大学非但是培养和孕育本地人才的基地,也是吸引和汇集国际人才的池塘,”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校长吴家玮认为,要创立大学,深圳首先要营造一个知识工作者友好型环境,创新文化既要有高层次人才群体,更要有一个充分交流思想的宽松、民主、自由的生活氛围。除了日常的工作设施、住房、交通、运动、购物、休闲,孩子教育、老人医疗等等,还需要培育学术气息、文化韵味以鼓励创新。

香港华人汇利集团董事长林立方建议在河套地区建设一个深港与国际知名学府合作的教育基地,邀请世界排名前20的学府以及研究机构,尤其引入产学研结合较好的学府,为提升专业人才教育水平寻找最佳突破口。

编辑:邓雪婷

保存|打印

上一篇开发建设全面提速 楼房项目同步开工 首座高楼年底封顶下一篇前海政策外溢效应引来“菜鸟” 大铲湾物流业发展迅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