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前海网>首页新闻>

深圳加快推进粤港澳人才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1-07-01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

粤港澳三地加速融合发展,一个发展潜力无限、想象空间巨大的世界级活力湾区已具雏形。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努力开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新局面。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稳步向前发展。

南海之滨,珠江两岸,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粤港澳三地加速融合发展,一个发展潜力无限、想象空间巨大的世界级活力湾区已具雏形。

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快速集聚的创新力量。正是看到了快速发展的节奏、不断涌现的机遇、持续释放的红利,越来越多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建设,开启了奋发有为的新篇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深圳正迎来发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效应的黄金发展时期。

“我们将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市场、规则、标准方面的软联通,促进人才等创新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发挥引才、招才、留才、用才的优势,用好政策,保护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速人才融入湾区、共建湾区、共享湾区进程,努力开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新局面。”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忠良如此表示。

让创业梦想在深圳开花结果

真金白银扶持港澳青年创业

“我是一步步见证着一项项惠及港澳居民政策相继出台的,包括可以参加深圳社保、缴存住房公积金、办理居住证等,不断提升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工作的便利化程度。其中我最受惠的就是港澳青年在深创业享受扶持政策。”研究生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郭玮强选择在深圳注册公司创业,免费的办公场地、环境良好的创业公寓、优良的创业帮扶政策,让他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深圳良好的创业条件。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港澳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地缘相接、文化相近的深圳是许多怀揣创业梦想的香港青年的首选。在深圳优良环境的孕育下,香港青年创业者们的梦想种子,在深圳一步步开花、结果。

“作为一名在深创业的香港青年,我深切体会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圳的创业气候、政策及资金支持等,十分有利于有梦的年轻人来闯荡。”香港青年曾义坦言,港澳青年在深创业,可以享受与深圳青年同等待遇,比如可以申请由政府贴息的担保贷款,对初创企业的帮助非常大。

2015年12月,曾义在深圳龙岗创办了一个联合办公空间——708090创客汇,旨在为内地及香港两地创业青年提供优质的创业服务,同时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发展瓶颈。创业初期,708090创客汇招商曾十分困难。由于起步资金有限,第一年过得十分艰难。

“港澳创业者来深圳从零开始创业,由于信用空白,创业贷款及拿到项目都比较困难,创业初期容易出现资金短缺问题。而且早期对深圳情况不是很了解,很容易走弯路。”后来,曾义申请深圳市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获得贷款50万元,缓解了资金短缺问题,熬过了创业初期的困难。

“最赞的是,深圳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将港澳台居民列入重点扶持对象范畴,重点扶持对象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免予提供反担保,解决了港澳创业者没有抵押物而无法贷款的难题。”曾义表示。目前,708090创客汇已有超过60家项目进驻,其中,三个项目成功获天使投资,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及服务人次超过2000人,总融资规模超过1000万。

记者了解到,为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圳创业,2019年开始,深圳将法定劳动年龄内的港澳居民纳入深圳自主创业和创业担保贷款重点扶持范围,港澳居民在深圳创业,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享受各项创业补贴,以及获得个人最高6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深圳“逐梦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港澳人员纳入参赛,大赛单项奖金最高为50万元,还提供创业补贴、担保贷款、融资支持等扶持政策。郭玮强就是凭借“随身宝科技——智能个人随身物品方案”项目获得2019深圳“逐梦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毕业生组优秀奖。

从数据可以看出,来深创业人数显著增加。香港青年来深创业人数增幅迅猛。今年1-5月申请各类创业补贴的港澳青年247人,分别是2019和2020年全年的14.5倍和2.78倍。今年1-5月共有31位港澳青年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金额738万元,贷款笔数较2019—2020年两年总和的8笔增长287%,贷款总额较前两年总和的250万元增长195%。

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春风,今天的深圳正继续加大力度,支持港澳青年在深圳发展,积极推进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为港澳青年干事创业、融入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2018年,何耀威带领11名香港高校教授和学生,来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粤港澳青年创业创新工场,创办了舒糖讯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血糖智能穿戴项目。在这里,何耀威享受到低租金、人才住房、政策解读、市场资源对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刚落地深圳的时候,也曾‘水土不服‘,当时不了解政策、不熟悉市场。”何耀威介绍,正在迷茫的时候,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送政策上门,了解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手把手指导如何申请创业扶持资金、创业担保贷款、如何办理社保等等系列政策,让他深切感受到深圳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目前,舒糖讯息科技已经进行了四轮融资,公司研发的智能手表,已经能实现无创伤、无耗材长时间收集患者的个人数据。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建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拓展创业空间、发放就业创业扶持资金和各类补贴等举措,加上良好的营商环境,深圳如今仍是许多粤港澳青年实现梦想的热土。据统计,截至2021年5月31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项目数504个,其中港澳项目数240个;累计带动就业人数3126人,其中港澳居民393人。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项目数182个,其中港澳项目54个;累计带动就业人数2400人,其中港澳居民68人。

吸引港澳优秀人才投身深圳建设

事业单位编制内岗位向港澳青年放开

今年的5月8日,香港青年吴嘉怡正式成为了深圳公立小学的教师,她也是广东首批、深圳首位被事业单位编制内岗位聘用的香港青年。

“非常幸运,搭上了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融合的顺风车,让我们港籍青年有机会报考粤港澳大湾区事业单位编制内岗位。”吴嘉怡一直梦想成为灵魂的工程师。2020年6月24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深圳迅速响应,7月份的事业单位招考完全向港澳籍青年放开。吴嘉怡抓住机会报考,过关斩将,终于梦想成真,成为坪山区龙田小学一名语文教师。

记者了解到,深圳积极为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创新创业和实习就业搭台、搭梯,助力港澳青年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更多的发展机遇中、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实现梦想。深圳近年来已经尝试引进了100多名港澳籍人才,但大多集中在实行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建高校和医院等机构。此次深圳市编制内事业单位首次聘用港籍青年,具有破冰意义。这意味着深港两城在人才要素方面愈加互联,有利于港澳人力资源要素融入大湾区建设,吸纳具备先进理念、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港澳优秀人才支持服务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推动大湾区建设向着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合作发展。

“深圳优渥的就业环境、便利的政务服务、完善的产业链,都吸引着我们来到这个年轻有活力的城市。所以当微埃智能公司到学校招聘时,我毫不犹豫地来了。”香港青年郑嘉伟在微埃智能担任总裁助理,除了以不到2000元的月租享受人才房,郑嘉伟还获得了一笔过万元的补贴。

香港青年林律圻大学期间,利用假期游历了国内许多地方,亲眼目睹了祖国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往的数次实习,他都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的企业体验,这次他想在毕业后到深圳工作。“感觉这边的企业文化开放多元,更适合港澳青年发展,有无限可能。”林律圻希望成为复合型人才,将自己融入大湾区的发展。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港澳青年对大湾区了解的深入,他们来内地工作的意愿也越来越强。因为这里有合适的岗位,发展前景也契合他们的需要。香港特区政府今年1月发布“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拟由香港公司招募2000名香港高校毕业生,派往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计划自接受申请以来获得热烈反响,截至4月30日,“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共收到321家企业提供的2394个职位空缺,多于原本预计的2000个,其中1267个是创新科技类职位,也多于预计的700个。

“我们真金白银支持港澳青年来深圳就业实习,对于‘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参加人员每人每月可领取不超过1000元生活补助;鼓励用人单位参与‘港澳台青年实习计划’,每接收1名港澳台青年参加实习的,每人每月可领取1000元实习补助。”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待疫情结束、内地与香港通关恢复正常以后,相信会有更多港澳青年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高地

陆续推进境外专业人才便利执业

人才聚,则事业兴。因人才而兴的深圳,始终把人才当做第一资源,尤其是近年来,深圳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发展历史机遇和区位优势,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广纳贤才。

2020年8月1日起,我市境外高端紧缺人才的个税优惠政策正式落地,境外人才实际税负水平明显降低,对我市广聚英才又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记者采访中获悉,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3253名境外人才申报个税补贴,其中来自香港的人才最多,为842人,占比26%。从推出后的实际反应来看,这项政策受到的企业和人才的普遍欢迎。不少高科技企业负责人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政策对企业招人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企业招聘高端人才,人力成本比较高,个税降低进一步降低了用人成本,拓宽了选才的空间,营造了更优惠、更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对人才而言,税负成本基本实现与港澳趋同,将大大降低个人每年实际税负压力,有利于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投入到大湾区建设中。

与此同时,深圳探索建立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为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国际化人才支撑。深圳在今年2月份出台了《深圳市推进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的实施方案》,将在金融、税务、建筑、规划及文化旅游、医疗卫生、律师、会计、海事、安全生产、教育等11个领域推进境外人才执业便利。3月25日,港澳涉税专业人士政务服务中心在前海挂牌成立,市人社局联合市税务局进一步放宽了港澳涉税专业人士执业限制,取消港澳涉税专业人士须通过执业资格考试的限制,共同推进专业人士跨境执业便利,目前已有27名港澳涉税专业人士办理完执业登记,2家合资税务师事务所在前海完成工商登记。

“港澳涉税专业人才跨境执业制度是全面推进境外专业人才执业便利的首个落地事项,是全面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携手港澳深化人才协作的重要举措,极大地促进大湾区间跨境服务和人才流动,为全省乃至全国逐步探索境外专业人才执业便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未来,将以前海为点,从港澳起步,加快推动制定其他领域境外专业人才执业管理规定,为境外专业人才在深执业提供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条件。”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人社局还联合市卫健委,主动作为,创新举措,对在港大深圳医院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丰富临床经验的香港专科医师,率先试点开展直接认定正高级职称工作。目前,首批37名注册在香港专科医师已获得正高级职称,大大方便医生跨境执业,让更多港籍医生能积极参与内地的医疗科研。此外,在深圳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员和外籍专业技术人员,可在深圳直接申报职称评审,如,已获得香港测量师和香港规划师协会会员,可按照相关规定直接申报相应的高级职称,让境外专业人才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建设宜居宜业优质生活圈港澳青年享有社保“市民待遇”

“太好了,在深圳居住的未就业港澳居民也一样可以参加深圳社会保险,这政策太暖心了,让我们觉得自己也是深圳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享受祖国的关爱。”香港青年李丹在今年年初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此前她一直因为没有固定工作而无法参保。

而在深圳工作的香港青年刘智一参加工作就顺利办理了深圳社保。“深圳的社保和医保,已经非常全面。如果在工作中受伤了可以申请工伤,给员工提供保障。如果失业了,符合条件的还可以在深圳办理失业登记,享受相应的公共就业服务。”刘智直言,能享受“市民待遇”,更有助于香港人规划自己在内地的长远生活和发展,也会更加安心。

“早在2005年底,我市就出台规定,在我市合法就业并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的港澳人员,即可按照非深圳户籍员工参保的有关规定,参加我市社会保险,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8月6日起我市港澳员工办理社保参保时,无需再提供《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可全流程网上办理,参保流程大大简化。

为了让更多港澳居民在社保领域与深圳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深圳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港澳居民在内地参保的政策,将在深居住的港澳籍灵活就业人员和未就业居民,纳入深圳市社会保险保障范围,并享受深圳市财政缴费补助和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保障水平。

2020年6月底,港澳台居民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系统程序上线,经办窗口可受理经办港澳台居民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业务;8月中旬,港澳台居民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系统程序上线,经办窗口可受理经办未就业港澳籍居民参保缴费业务;9月中旬,港澳台参保人在我市延缴养老保险程序系统程序上线,符合条件的港澳台参保人可在我市延缴或趸缴,满足缴费满15年后办理退休待遇领取手续。据统计,截至2021年5月,共有33569名港澳居民在我市参加职工养老保险,45名港澳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将港澳灵活就业人员纳入深圳社保范畴,进一步提高港澳台籍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积极性。他们可以和深圳居民一样,拥有自己的社会保障号码和社会保障卡,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有关待遇与深圳居民一样。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大湾区社会保险发展衔接的重要举措。”该负责人表示。

“在社保领域,香港居民可以和深圳市民一样享受待遇,解决了我们这个群体在深圳无法享受社保权益的后顾之忧,增强了我们在深圳扎根发展的信心。而且办事流程简便,所需材料也不多,切实感受到了办事的便利。”李丹如此评价。

编辑:周艳蓉

保存|打印

上一篇前海管理局深化“拓展融合型”党建新模式下一篇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运行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