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头条
您所在的位置: 前海新闻网>新闻眼>前海头条>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发布挂牌两周年改革创新成果

发布时间:2017-04-27来源:深圳新闻网作者:易晓春

4月26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举办挂牌两周年发布会,中山大学、前海创新研究院、普华永道发布并解读了片区贸易便利化指数、跨境金融指数及第三方综合评估报告。

    本次发布会的亮点之一,是来自中山大学、前海自贸创新研究院、普华永道等院校和机构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发布了其针对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专项评测研究成果。包括:

    一、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发布并解读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贸易便利化指数。指数显示,2016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贸易便利化水平为0.8515,相比于2015年的0.8044,总体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了5.85%;辐射带动效能和口岸管理两个领域的创新成效成为显著,通关流程简化和企业进出口成本降低使得市场主体有明显的获得感。前海蛇口片区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的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前海创新研究院葛丽莎博士发布并解读2016年四季度前海跨境金融指数。前海跨境金融指数在2016年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第四季度为5536点,同比上升919点,增长19.9%。前海创新研究院认为,前海跨境金融发展迅速,前海跨境金融发展具有很强的政策示范作用,前海跨境金融的发展充分说明了前海的战略定位目标。

    三、采用“1+9”整体加专项评估的模式,邀请普华永道对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行全面评估,商务部研究院、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德勤、武汉大学等6家机构围绕“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及审批制度创新、金融创新、法治创新、深港合作创新、高端产业集聚创新、人才管理创新、智慧绿色创新”等9个领域展开专项评估。

普华永道主管合伙人张展豪介绍,普华永道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改革工作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性地评估,认为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推动市场发展和服务企业需求为抓手,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确立了“自贸区总体改革框架 + 主动服务市场主体”两条主线,形成了一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首创的改革创新经验。具体体现在:

改革政策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形成了围绕投资、贸易、金融、法治和政府职能转变五大领域的改革框架。片区推出的208项(最新数字为253项)改革创新成果中,涉及投资扩大开放领域的有约20条,涉及国际贸易便利化的有约60条,涉及金融制度改革的有约50条,涉及国际化法治环境打造的有约30条,涉及政府职能转变的有约40条。

改革进程位于国内自贸试验区前列。经过两年来的努力,片区在第一、二批自贸区中,总体处于前列位置。在通关效率、外资企业注册数量、金融产业扶持力度等方面可以与上海自贸区媲美,在诸多指标上超越其他第二批自贸试验区。特别是在扩大投资开放、金融制度改革、法治环境改善等领域,在国内自贸区改革中领先全国。

部分领域已接近国际自由贸易水平。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政策改革创新,片区在政府管控、投资市场开放、法治环境方面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基本接轨。如通过推进涉外、涉港澳司法制度和审判制度改革,推行港籍陪审员制度,为我国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市场所需要的国际化法律体系做出了探索和示范。

金融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片区积极对接香港和海外资本市场,率先开展了包括跨境人民币贷款、外债宏观审慎管理、发行首支公募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设立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推进QDIE 和QFLP试点 、促进境内外双向投资等一系列金融创新业务试点,并推动外资及民间资本深度介入前海蛇口片区的银行、保险业。

与香港自由贸易环境逐渐对接。在法治、商贸、金融和人才技术交流方面,与香港自由贸易环境逐步对接。实现粤港专业资格互认,发行深港两地“互通行”卡,积极推动建设深港联动的融资租赁产业生态圈、打造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等,“前海暂存转运香港”模式为香港企业节约了30%的运营成本,前海法院已受理了25件适用香港法案件。

 

 

编辑:易晓春

保存|打印

上一篇文化领航 知行合一 前海控股发布“圆梦”文化体系下一篇前海管理局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