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29来源:前海新闻网作者:邓雪婷
前海新闻网讯(记者 邓雪婷)5月28日下午,前海召开第一届前海法律专业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法咨委)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大会审议《前海管理局法律专业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并为16位法咨委委员颁发聘任证书。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管理局局长张备,以及来自深港两地的法律工作者和学者出席成立大会,前海管理局副局长汤志江主持会议。
前海法治大厦将于今年12月正式动工
张备表示,前海法律专业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是推进前海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是前海人才创新、法治创新的重要试点。
前海是国家唯一批复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的区域,2012年12月7日,习总书记将离京视察的第一站选择深圳前海,为了切实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推进前海法治示范区的建设,前海始终把法治创新作为工作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前海的优势,全力营造对标国际的一流法治环境。
为了体现前海对法治的遵从,在法治创新的道路上永不停步,前海第一个永久性的公共建筑——法治大厦将于今年12月7日正式动工。截至4月底,前海吸引入区企业达到6470家,其中金融或类金融企业占比超过60%,前海希望委员们充分利用法咨委这一平台,发挥能量,为前海的法治创新、深港的法治合作建言献策、贡献才智。
同时,前海成立法律专业咨询委员会,是向香港法律机构学习的成果,委员们可积极反映各界的要求和呼声,帮助前海不断推进和改进工作。接下来,前海还将陆续成立金融创新委员会、规划建设委员会以及深港青年委员会。
前海多项举措 有力推进法治示范区建设
前海已成立前海法庭,试行港籍陪审员制度,并已正式启动港籍调解员机制,正在筹备创造香港法律和判例资料库。据统计,前海审判中88%以上是涉港涉外案例,同时在前海法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设立前海法院为终审法院,目前相关基础性工作已完成。
深圳国际仲裁院已经在前海正式挂牌运作,该院具有国际化人数最高的仲裁员,覆盖4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境外人士232人,占总人数的37.7%,同时联合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管理会发起成立粤港澳商事调解机构。
前海积极储备适应前海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法律高端人才,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三年来专门派出100多名法官到香港及有关机构学习和研究英美法律,深港两地律师执业顾问机构也取得积极进展,香港执业律师在前海可以直接为金融企业提供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服务。前海粤港澳秘书事务所合伙型联营试点方案也获得司法部正式批复。
前海探索建立适应前海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审判机制,深圳市正在积极争取全国人大的支持,以特区立法的形式出台《前海深港合作区涉港合同选择适用香港法若干规定》。
同时,借鉴香港廉政公署做法,前海成立廉政监督局,由多头监督向一体化监督转变。
委员畅所欲言 为前海法治创新建言献策
会上,前海法庭庭长卞飞介绍前海法庭的法治创新工作情况。据介绍,前海法庭现有5名法官和法官助理,全部具有境外留学背景和法学硕士以上学位。前海法庭从去年11月正式开始受理案件,为适应前海发展需要,前海将建立一个欢迎和开放适用香港法律的审判体系。
法咨委委员认真审议《前海管理局法律专业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并就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内容进行自由交流。委员们畅所欲言,结合前海实际和自身经验,积极对《工作规则》提出异议和修改建议。
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深圳国际仲裁院资深审判员叶渌对《工作规则》中的第二十三条(全体委员会议作出的决定和决议,应经出席会议过半数的委员通过,表决均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和第二十七条(法咨委委员个人单独形式或多人联合形式的咨询成果文件,由该个人委员或参与的多名联合委员签字确认并负责解释。)提出异议,她表示,前海法律专业咨询委员会的委员们作为法律顾问,其职能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畅所欲言,提出咨询意见供前海参考,委员个人意见也可供前海参考启发。前海成立商事法院,委员也可以提出咨询议题,成立工作小组深究具体问题和操作细则。
广东陈梁永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锡康则提出,《工作规则》应明确前海法律专业咨询委员会的机构性质,他同意保留第二十三条规定,但可以做出妥善修改,也同意规则的解释权属于前海管理局,这符合法咨委的功能配置和职权形式。
编辑:邓雪婷
上一篇前海廉政监督局构筑“前海防线” 营造“一方净土”下一篇前海有了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 港知名人士洪为民获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