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前海网>首页新闻>

“微创新”让更多企业受惠

发布时间:2014-03-13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范京蓉

前海新闻网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范京蓉)监管与开放,是一对永恒的矛盾。

改革意味着更多的开放,开放带来竞争,竞争又呼吁更完善的监管。经历30多年不间断的改革开放浪潮之后,各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空间越来越小,政策优惠从沿海到内地进入大致雷同的“普惠”阶段,有人称之为后优惠时代。即便是对处于国家金融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前海来说,如何与时俱进、抓住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窗口期,以实干的姿态担负起先行先试的角色,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前海展示厅全部采用钢结构建成,因施工难度大,被誉为“小鸟巢”。记者 吴铠峰 摄

“中央政府长期给某个区域特殊优惠政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我们要注重从产品上业务上细节上开展‘微创新’,让入区企业有业务可做,已经有业务的企业更为便利。”前海管理局战略发展处处长贺龙德说。

“大数据”促进“阳光结汇”

据前海管理局对其最近推出的46项改革创新工作要点的书面解读,其中有一部分需要征得国家有关部委的同意方可实施,也有相当一批举措是可以在深圳市层面上协调的。

贺龙德说,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已经成为前海管理局在新一轮改革创新工作中寻求突破的思路之一,即根据企业的需要,充分发掘现有政策潜力,在政策框架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提升服务和从小处着手的“微创新”,切实解决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例如,在涉及金融改革的18项新举措中,有10项是能够在深圳层面上协调落实的,包括中资跨国公司海外业务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集团内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电商境外第三方支付机构转付款合法回流渠道等。

其中,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方式的探索创新,将为在前海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解决“阳光结汇”的问题,而此创新的关键点就是构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以该平台提供的全套贸易数据作为结汇依据,克服了电子商务因交易分散、交易过程电子化等原因难以提供实物单据的难题。

据了解,目前国内大约2/3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通过境外第三方支付机构(如Paypal等)收款,但是这些境外第三方支付机构尚未取得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境外买家支付的货款或服务消费款不能阳光结汇,境内卖家也不能获得退税。

作为今年的创新举措之一,前海将以香港为境外第三方支付机构贸易款给付地,在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提供全套交易数据的前提下,允许在前海注册的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企业通过香港参加银行和境内代理银行,收取境外第三方支付机构转付的人民币贸易款。

前海管理局战略发展处副处长王识歧说,由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相关规定已允许企业将出口人民币收入存放境外,而《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批复》又“允许前海探索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配合支持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因此通过上述途径实现跨境收款的电子商务出口企业可以向国税部门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

编辑:邓雪婷

保存|打印

上一篇深油所加快国际化 今年打造首个离岸国际交易平台下一篇深圳或建首条海底隧道 盘活前海片区路网

相关报道: